2007年7月3日

也許是最後一次發春

在宜蘭參加EMBA吳靜吉博士主持「領導與團隊」四天三夜活動的一夜晚,一位我們班同學拿把仙女棒分給大家點,我冒著被火花噴到臉(尤其是已經夠脆弱的眼睛)的危險,拍下了這張我蠻喜歡的照片。

這幾天的相處,200多位EMBA新生共聚一堂,我無需在這邊多敘述,體會與感動,大家點滴在心頭,這是我們共同的回憶。

有人說,在那幾天大家名片上抬頭都不見了,所以很真誠。
確實你抬頭再高,都有人比你高;你再有成就,都有人比你有成就;你再有錢,都有人比你有錢....所以,可以不再有姿態、不再有權威...望情地學習、分享、傾聽、關心與被關心、擁抱與被擁抱.....。

大家很平等地站在一個高度去放空與學習,欣賞許多同學們真誠認真的演出,學習融入在活動中的「領導與團隊」技巧。

原來,過去我們都在組織高位,看組織的方式都是「由上往下看」,思考的都是怎麼指揮團隊運作,都在看這樣指揮下的ROI(投報率),該怎麼去推動「交易型領導」?忽略了還有平行視角「Team building」,身在一個傳統蜘蛛型組織中的我,課堂上感受是蠻深的。

我在課堂上受到很大的衝擊,也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為何我公司管理文化落差這麼大?我能將這邊的學習體悟帶到我自己領導的團隊嗎?還是我也不過是一個能力平庸、不擅於領導的高階主管呢?

因為也離40歲沒幾年了。這一年,我常想一些辯證問題。好像是最近的距離,但感覺又不是那麼真實,一轉眼10年後的自己以及家庭,將會是什麼樣子?...

也許工頭也在思索這些問題也不一定。我最近從他的的部落格文章隱約猜想他應該也在騷動不安吧,這股難得一見、這波重新復燃的網路火苗肯定讓他騷動不已,一旦錯過下次再復燃不曉得是何時了?

to be or not to be? 也許網路老兵不死,只是躊躇沙場....。

好的題目,都沒有立刻的答案。聽說最少要唸三年才能畢業,我還能慢慢再想,應該還有蠻多時間可以去想不容易有答案的事情。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查理王逮到我了


學學文創的座談會現場,我坐在台下聆聽台灣部落客三巨頭─工頭堅查理王Schee談「個人風格」。(由圖可證,來「頭」不小吧,^_^)

這一張照片不知道怎麼拍到的,鏡頭對鏡頭。
讓我聯想到「大敵當前」裡常有的長槍對決的緊張畫面。
(我只拿小Panasonic FX9,肯定會被這支巨砲轟到灰飛煙滅@@ )

查理王沒輪到他講的時候,他都在做一個動作,就是拿起他那「一大坨」高級單眼數位相機不停地按快門,拍身旁的工頭(沒錯吧,另一個巨「頭」)、Schee及拍現場的聽眾包括Fred和我。他也不放過自己,常反手就對著自己連拍。

兩次碰到他的印象都是這樣。紀錄狂真不是一日造成的。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