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近百人塞滿內湖學學文創的下午茶座談會現場。這是學學文創成立有史以來,報名聽課人數最多的講座─「邱元平、艾瑪的下午茶約會」。但整場座談會,大半時間都在聽活潑開朗的超人氣blog「艾瑪,到處走走」的艾瑪分享「如何用Google的AdSense廣告分享機制賺錢?」。
我有注意到沒什麼人問邱元平問題,他其實才是業界頂尖資深的網路前輩,卻在這場下午茶座談會中坐冷板凳,因為現場許多部落客都對艾瑪的賺錢體驗較有興趣(艾瑪當天有讓聽眾舉手表決,大家確實想聽AdSense)。
AdSense恐只是開端,後面購物網站分享計畫誘惑更大
數位時代第147期以「我拿到了Google的支票」為封面專題,算是全面引爆了部落客與商業結合的開始(未必是利益掛鉤,也可用雙贏的角度想)。該期請艾瑪Step by step的教大家如何像她一樣也能靠寫部落格賺錢,她公開對大家承認,這是對部落客「最實際的鼓勵」。我認為艾瑪是相當努力的部落客,有它成功的特質,她自言她是「記錄狂」,熱情分享她的生活事物。我也喜歡艾瑪,我不認為她會為了賺錢而寫作,她也自言如果為了賺錢而寫作,你其實會對AdSense入帳大失所望。就我的觀察與預測,AdSense恐怕還只是部落客商業化的小Case, 隨後在前幾週台灣兩大B2C電子商務網站Yahoo奇摩購物中心與PChome線上購物不約而同推出的銷售分享計畫(一般行銷用語Affiliate Program),我認為會比AdSense更好賺,因此對部落客的誘惑將更大。
親愛的部落客,你能招架嗎?
AdSense如同Google對網路廣告的思維,是放在網站content的旁邊,不干預content。但購物網站的銷售分享計畫就不同了,這些計畫不言而喻地就是希望部落客善用他們的超人氣與公信力,一起大玩置入性行銷推薦網站商品。部落客必須將所要推薦的商品(賺錢的餌)崁入文章,這比只是放在文章旁邊靜靜賺錢的AdSense更赤裸裸地試煉部落客心中的道德尺度,而「真我」與「誠信」正是Web 2.0時代部落格最廣受歡迎的基礎。我不禁要問,親愛的部落客,你能招架嗎?
為什麼一波波的銀彈都針對部落客?因為部落客文章的廣告效果太驚人了,大家都相信知名部落客的推薦。且當網路行銷成效愈來愈低,行銷人與廣告主都認同,部落格是現今威力最大的行銷新平台。往往經過知名部落客推薦加持後的商品,通常都會賣得不錯(例電影幸福的三丁目、餐廳小吃、好書、數位相機等)。於是,超人氣部落客的Market value倍增,甚至有些如查理王、工頭堅等資深部落客也都在外開課,教人如何用部落格行銷你的商品。「部落格行銷」已成一門新顯學了。
我依舊針對AdSense、及購物網站銷售分享計劃推廣後的影響,提出一些預測:
一、部落格整體公信力將下降,但有公信的部落客威力更勝以往
原本幾年前很受歡迎的美食節目、美食雜誌與去年還很熱的「美容商品達人推薦節目」,你是不是愈來愈少看了,也愈來愈不信。為什麼? 因為推薦資訊氾濫,消費者親身體驗後發覺已沒有最初「嚴選」的品質保證,倘若推薦後產生負面使用口碑,反而造成消費者不再信賴媒體的公正性。因此,多少因為將部落格的置入性行銷愈來愈多,影響網友對整體部落格的公信力。但我相信亂世之中獨立正直的知名部落客,反而更成為一呼百應的意見領袖,推薦威力更勝以往。
二、帶著部落客面具的賺錢寫手增加,「格神」出現
有卡神就有格神。「格神」雖是無本生意,但專業的「格神」會計算耗費同樣的力氣與時間,要用哪個部落格平台人氣最高,用什麼方式快速創造人潮?如何置入?怎麼包裝商品,置入哪個購物網站商品連結,投報率最佳?
三、Spam再次受到鼓舞,社群網站置入式留言將激增
Google會嚴格監控廣告點選的「質」來給賞,所以部落客不會想要搞怪偷雞。但購物網站的銷售回饋計畫,可能就只管是否成交,不會嚴格要求你是用什麼形式創造銷售的。這有可能會重新鼓舞Spam(垃圾信),好不容易稍微減緩的社群網站廣告留言(當然也有高明與拙劣之分),可能會隨之增多。
四、這個預測當作我開玩笑:「本站拒絕置入性行銷」的貼紙出現
當基因改造食品過多時,少數非基因改造食品必須要在商品上註明以自清。而當部落格因置入性行銷導致信賴度下降時,別說不可能,也許會有一種「本站拒絕置入性行銷」的自清貼紙開始走紅喔。
網路拜金潮,「拆帳百分比」是關鍵
央行利率一調,會牽動存放款利率,會牽動市場資金流向,會牽動股市及房地產的熱度。上述的商業網站利潤分享計畫,到底會不會像V怪客所預測的狀況,「利潤拆帳百分比」是關鍵。
百分比太低,網路寫手或任何想無本致富的個體戶無利可圖,上述預測就不會發生;反之,如果兩大購物網站競爭加劇,比照先前的「分期0利率期數大戰」規格,再掀一場銷售分享機制的「拆帳比例大戰」。那就有點緊張了, 因為利潤提高將不斷刺激網路拜金潮,上述預測就可能提早出現。而這也將是台灣中小型購物網再一次被兩大購物網站邊緣化的痛苦時刻。 (文:V怪客)
本文刊登在數位時代雜誌153期
延伸閱讀:部落格經濟會不會是個泡沫? /V怪客
2007年4月30日
部落客成商業網站銀彈標靶
2007年4月19日
寂寞的產業獨家新聞「電子商務一哥換興奇當」
昨天看到工商時報記者何英煒寫這篇照理說應該是「重量級獨家」的新聞報導:電子商務一哥換興奇當,今年可望賺進一個資本額。我覺得我不稍微在此blog講幾句話會癢癢的。
這篇新聞為何理當是「重量級獨家」? 這是我的偏見嗎?讓我說明一下吧。
因為它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篇披露興奇科技月營收正式超越網路家庭的新聞。以前,頂多都只是同業或背後供應商間私下談論「Yahoo!購物中心可能超越或應該已經超越PChome」這樣的籠統說法。台灣從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正式報導此一B2C電子商務產業排名重整的重要新聞。
這其實是難能可貴的電子商務戰役,我很斬釘截鐵地說,近十年台灣B2C電子商務爭霸史上,第二名能真正憑本事把獨占鰲頭多年的第一名幹掉的,幾乎沒有!
話說2002年,B2C市場第二名網路家庭會超越B2C第一名的拍賣王網站,並非完全靠自己力量,而是拍賣王被eBAY併購後放棄B2C市場才讓網路家庭輕鬆封王,自此展開PChome黃金年代(雖然網路家庭也不弱,但對手自己掛了,就失去公平對決且超越的機會)。又如後來由網路旅遊第一品牌易遊網出走,另起爐灶的燦星旅遊網幾年下來也是矢志要超越易遊網,但王子復仇談何容易? PChome及易遊網幾年下來就是屢攻不破。
網路的先行者具有相當優勢,尤其台灣屬於島國市場,地狹人稠,領先者市佔率都很高(不像美國或中國大陸地區,大型入口網站或購物網站市佔率一般都不到三四成),第二名真的很難超越甚至靠近各類別的龍頭老大(例博客來書店、PChome線上購物、易遊網、104人力銀行等)。但這篇報導卻首度披露了幾乎是台灣B2C史上破天荒第二名超越第一名的案例。
長期觀察台灣網路產業的興衰變遷,我想這個里程碑必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吧。但奇怪的是,工商時報大篇幅新聞報導刊出的當天早上,這篇文章如往常一樣很快地被轉貼在圈內知名的電子商務社群EC達人家族後(這個家族熱心義工很多,長期不會漏貼網路產業重大新聞),竟然沒有任何家族成員回應或討論這則新聞。
我冷眼旁觀,頗感好奇。我只有兩種狀況來解釋
1大家都不覺得這是重要新聞。(稱霸多年的B2C龍頭被幹掉真的不重要嗎?)
2大家都覺得「這沒什麼啊,興奇本來就已經超越PChome,或者遲早有這麼一天」,這篇新聞有什麼特別嗎?
以上兩種可能,是我的推測,但我實在不曉得EC達人家族或者同業的真正看法是如何。於是工商時報何英煒這則獨家消息就這樣船過水無痕,在EC達人家族內迅速被洗版到第N頁.... (文:V怪客)
以下我轉貼工商時報該新聞原文:
電子商務一哥 換興奇當
更新日期:2007/04/17 04:39 記者: 何英煒/台北報導
上櫃網路公司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的電子商務龍頭地位,已經被Yahoo!奇摩委外合作夥伴興奇科技(Monday.com)所超越。興奇科技今年三月份的營業額突破新台幣六億,已經超越網路家庭。獲利方面,興奇科技也遠勝於網路家庭,去年度EPS約三元,今年度可望賺進一個資本額。該公司表示,這證明了B2C電子商務模式是可以獲利的事業。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是台灣最具規模的B2C(企業對消費者)電子商務業者,自從二○○三年以來,電子商城的業績每年都維持五成、甚至於一倍的成長。去年自結營收超過六十億,近九成是來自於電子商務,由此推估,電子商務事業的營收將近五十四億元左右。
不過,網路家庭近來卻遇到市場強勁對手興奇科技的威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興奇科技所經營的電子商務網站(即Yahoo!奇摩的購物中心)每個月的營業額就已經破五億,直逼網路家庭的水準。上個月,興奇科技單月營收超過新台幣六億元,與網路家庭單月整體營收相當,如果不計算網路廣告及Skype等收入,網路家庭上月電子商務營收約五億七千萬左右,略遜於興奇科技。
興奇科技不只是營收超越網路家庭,獲利也較網路家庭佳。網路家庭因為吸收網友使用銀行分期付款的手續費(每年至少新台幣一億元以上),再加上近兩年努力以價格優勢來拉抬買氣,造成毛利率下滑。
反觀興奇科技,去年營業額較前年成長一倍,約有新台幣五十億的規模,EPS約有三元;今年業績可望再成長五成,達新台幣七十五億的規模,該公司預期,今年可以賺一個資本額(興奇科技實收資本額為一億二千萬),EPS可望到達十元。
成立於二○○二年網路泡沬化時期的興奇科技,在短短五年當中躍升為電子商務一哥,該公司經營團隊也都是有網路創業成功經驗的人士,創始人之一的何英圻及龔文賓,曾經創立過拍賣網站力傳資訊,並且順利將該公司賣給eBay,他們所創立的興奇科技也證明了電子商務是可以獲利的網路事業。
(本文轉貼自Yaoo奇摩新聞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