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9日

終究還是要有自己的property



突然想起多年前PChome總經理跟我講的這句話:「做這件事情沒有property。
當年隱約認為他大概是說:做這件事情沒有自己的會員,不會累積自己的「資產」
。意思約略清楚,但又不是非常理解他話中的涵意。

另外認識一位已經花很多錢發展網路事業的企業家,他寧願發展慢,寧願很辛苦,但就是不想走輕鬆的路,只是快速跟別人拆帳而沒有自己的會員。

這其實是創業人的性格。
再慢也要累積自己的property,不要受制於人,有一天合作生變,到頭來一場空。

一些前幾年活躍的網購供應商在近一兩年紛紛被「震」了出來。當年不嫌通路小,傾全力相挺;但網購通路變大了卻翻臉無情,換一個大主管就改朝換代,一些前朝的供應商紛紛被冷凍或直接表明拒絕合作。

這些動盪的洗牌動作,造成了一些供應商的遷徙與重新佈局。(這些供應商可能再去養下一家明日之星。)不知是不是要感謝大型購物網站的震撼教育,許多供應商後來乾脆鐵了心專心經營自己的網站,寧願發展再慢再苦,都要養自己的會員,希望有朝一日不必再看人臉色。

一些我認識的供應商老朋友後來還真的經營自有網站愈做愈好。我很替他(她)們高興。
他們跨越了競爭局勢的險惡、創業的辛苦與內心的恐懼,慢慢的擁有自己的property了。

我後來才漸漸體會那位總經理的一番話,對現在的我又是有一番新的啟示。


攝影地點:印尼巴里島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ed by Picasa

2008年6月25日

花蓮七星潭



一個奇特的問路機緣,花蓮市區一間泡沫紅茶店的老闆娘居然免費借我們她的機車。
於是我們騎到花蓮七星潭風景區。

到這邊我才知道原來七星潭沒有潭或湖,只是花蓮近郊海邊的一段風景區。

沒有失望。其實這邊還挺美的。
風景區旁規劃腳踏車租借中心,很多人都來借腳踏車。100元不限時間,騎到飽。花蓮的物價實在便宜。



一輛巨大的推土機停在乾淨的海邊,很搶眼。我連拍了很多張。




可能是受到凱洛有時把彩色照片處理成黑白也頗有風味。
這是我首次將數位相機的彩色照片透過影像軟體處理成黑白調。

花蓮的時空,真是乾淨,真是緩慢,真是悠閒啊。


PS. 相機:Sony K810i照相手機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ed by Picasa

2008年6月20日

Multi-Channel虛實整合零售業


我們暫且稱Multi-Channel這個字為「多通路型態零售企業」。這幾年Multi-Channel這個字常出現在美國網路零售業(Internet Retailer)的產業報導中,泛指同時擁有許多實體門市及網購門市或郵購等虛擬接單平台的零售企業。


其中常被報導的Multi-Channel多通路零售業者包括美國的Gap集團、WalmartJ.C Penney等:中台兩地則發展較慢,還未曾聽到有任何知名企業已經發展成形且有顯著成績(聽到挫敗的還不少)。這些Multi-Channel多通路零售業者發展多通路尤其是網購門市的戰略思維,跟網路熱潮時許多企業全力搶攻網路商機、深怕在網路淘金熱中缺席時的心態不太一樣。純粹是顧客服務趨勢使然,就像現在應該不再有人會到郵局劃撥訂閱這本數位時代雜誌,大家都利用網路訂購了;正因為網路實現購物或支付是如此的便利,許多企業才很順利成章水到渠成的成立網購門市來服務有網購需求的新時代消費者。


在美國多通路行銷對大型零售百貨而言是大勢所趨,已經不用辨証了,擁有許多實體店舖的企業,在前幾年紛紛新增網購通路。跨足虛擬的好處很多,我認為其中幫助最大是讓企業暫時找到了新的成長引擎,創造許多營收成長動能。


這兩天一篇外電報導J.C Penney正全力在整合其1100實體門市、型錄以及網購通路,由於網路購物的成長速度遠超過J.C Penney的其他所有通路,因此該企業現在最重要的行銷要務就是全力發展網路商店(JCP.com),編列的年度網路行銷經費高達300 million美金,約相當於新台幣90億。這數字我們聽起來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但該J.C Penney的執行副總兼首席行銷長Mike Boylson在一個網路零售論大會上表示網路商店為他們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且有影響力的顧客群,他覺得這筆網路行銷的投資將比任何傳統廣告對集客都還來得有幫助。


根據
20084月美國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 (ORC)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會在Multi-Channel購物的消費者通常比較精明、對於價格敏感、忠誠度也稍低一些,這調查結果可能企業經營者看了皺眉頭;但還好也有其他正面的調查結果,那就是ORC研究機構的副總也表示Multi-Channel的消費者購買力較強,其消費金額約是只習慣跟單一通路購物的顧客的消費金額的兩倍。


另外一個非常新也是有相當重要啟示的Multi-Channel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網上搜尋研究,再到門市購物」的Multi-Channel顧客消費行為對實體門市的正面影響遠大於對網站的幫助。

由於筆者現在也在協助實體連鎖零售業發展虛擬購物,有些來自虛實整合現場的真實體驗。比如偶會感受到來自負責實體人員「微妙」的配合態度,那種感覺很特別,不過這都不是特例,我有另外兩位也都是在國內知名大型連鎖企業擔任電子商務部的負責人,他們上任後的首要任務都是趕緊全省跑透透拜碼頭,姿態謙卑地試圖化解來自實體門市的敵意。「沒辦法,不然會被比較有power的大店店長轟得滿頭包,我不希望一下就陣亡。」一位在連鎖通路擔任網購負責人的朋友這樣說。


由於發展已較成熟,且受到油價高漲大環境不佳的影響,實體門市的業績成長率

低於虛擬購物的業績成長率是很容易理解的。而有組織就有組織競爭的問題,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就我的了解,一般企業發展虛實整合或Multi-Channel時,常有「虛擬就是要來搶實體生意」的心結與「虛擬要發展沒錯,但發展慢沒關係,绝不要影響實體銷售。」的企業思維,因此很多的百貨零售企業,若不是經營高層力挺虛擬事業部,不然發展的成效都會又慢又差。


然而,虛實扞格注定是Multi-Channel的宿命嗎?根據國外Multi-Channel的相關報告,並不是這麼回事。如前所述,當企業購物網站成立後,除了使得連鎖企業展示商品的空間加大(網站瞬間躍升為超級旗艦店)、接單的時間24小時沒有間斷外、無遠弗屆的網站特性也彌補了許多實體門市佈點上的不足,有了網購確實接到了很多偏遠地區或原先門市接不到的訂單。「網上研究,門市購物」的Multi-Channel顧客消費行為,則更加呈現虛實整合的綜效。有一個研究數字很值得分享給重視虛實整合的相關業者,根據美國市調機構eMarketer的推估,光2008年受到網站影響(web-influenced)間接促成的實體門市交易金額高達6252億美金(預估此數字年成長19%),相較美國購物網站本身產生的1583億美金營收(預估年成長12%),「虛擬暗助實體」的成效相當驚人。用另一種方式來計算說明虛實互惠的成效,美國透過網路研究商品後每產生1塊錢的網購交易金額,就會同時也產生3.95塊錢的實體門市交易金額,eMarketer還預估到了2012年這個金額將成長到每產生一塊錢的網購金額將間接創造4.68的實體門市消費額。


國外Multi-Channel研究報告不會提到虛實整合在實務上有多辛苦,有多少企業組織角力及人的問題要面對,但如果根據調查需實整合的效益已經相當明顯,虛擬不僅不會扯實體的後腿還貢獻頗大,Multi-Channel終究是大勢所趨,國內的百貨零售業者將不得不調整心態,及早佈局變革迎接這一天的到來。(文:V怪客)


(本文刊登在數位時代170期)


延伸閱讀:回覆3個與虛實整合零售業有關的問題 / V怪客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ed by Picasa

2008年6月6日

未曾曝光的大直水岸豪宅照片



整理硬碟圖檔時,不小心看到2001年納莉颱風水災時,我拍下來的珍貴照片。
這是全台北人或全台灣人共同的記憶。

經過了一場彷彿無止盡的滂沱大雨(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雨),晚上我發覺好像不對勁,窗外怎麼有點吵,從樓上往樓下看每個車主都在救車,我冒著生命危險進入停車場跟著大樓住戶緊急把車子開到馬路上。

運氣不好,居然附近的道路都已被從地下停車場魚貫湧出汽車堵得壅塞不堪,哪來停車地方。我只好把車開遠遠的,好不容易找到可以停車的地方。

隔天起床,窗外竟然變成照片中這幅水鄉澤國的模樣。




所有我昨天晚上認為「運氣好」、有被救出停在附近的名車多半都已經滅頂。
我因為停得很遠,剛好停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幸運保住一台二手爛車。
不過地下室的摩托車倒是泡湯了。

大廈住戶都被水困住了。
不知又被困了多久,終於有慈濟的橡皮艇划到樓下送食物來給受困的居民吃。

我還記得是一盒壽司,跟麵線吧(比我想像的救難食物好吃很多)。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慈濟的動員力量和超高效率。他們的行動往往趕在政府救援行動之前。



頗有威尼斯的感覺。

最近大眾媒體上房地產廣告把大直水岸豪宅炒得很響,新房子一坪均價都要破百了。汐止、三重的水岸新預售案也都習慣在廣告上把自己拿來跟大直水岸豪宅比美。

失落數年,難得一見的珍貴照片。水岸豪宅,也不過這樣吧。

延伸閱讀:納莉颱風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ed by Picasa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